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

今朝高考依旧在,那年青春已不见


今天是公元2017年6月7日,一个特别的日子,高考,也恰逢高考恢复40周年。今天早上坐班车上班的路上,广播里面播放着高考的路况,一天之计在于晨,我眯着双眼,感受着这日复一日、陌生而又熟悉的开始。

神欲静而心不定,似乎一个神秘的来客把我从梦中叫醒,一种久违的意识在脑中呈现。“高考”这个词每年都会在耳边飘过,这么多年了,飘过也就淡忘了,唯独今年它却不想就这么离开。

大脑中不知道哪根神经翻出了6年前的记忆:试卷、校服、讲台、教室…我该不是做了一场梦吧,两个时刻的记忆在我脑中交错,让我难以分清哪个是虚,哪个是实。

我坐在金岭中学的教室里,接着前面的同学传来的卷子,脑子里却是双休周末回家要玩的“地下城与勇士”,等待着这漫长的一周。这时候上课铃声想起了,老师示意这节课是模拟考试,我便在演草纸上勾勒出“地下城与勇士”里面的“狂战士”…

我坐在班车上和同事交谈着今日的新闻头条,不过偶尔依然有“地下城与勇士”的影子,那是知名游戏主播“旭旭宝宝”昨晚直播的内容。不久车就到了公司楼下,我们匆忙的步入公司楼下的“景仁馅饼”吃着早餐,一天就这样开始了…

呵呵,回忆只是回忆,现实依然是现实。上天是公平的,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场青春,并且这场青春只有一次!不管青春过后你混的好与坏,你都只能把它的影子埋藏在岁月中,时不时将它翻出来,自我陶醉一下。

难道日子过得真这么快?为什么我总觉得小的时候,那时候时间走得是那么的慢。上天不是无良商家,所以不会给你的岁月偷工减料,现在的时间和以前的时间没什么不同,有不同的则是心境罢了。

上班期间我特意翻了下以前QQ空间的日志,现在的我虽然也是文采洋溢,充满才华,但是远不及青年的时候(该死的联合国将青年定义为15-24岁之间的群体)。那时候总是喜欢将生活的丰富多彩记录于文字之间。我怔了一下,时间确实改变了我,我也将很多东西落在这长长的岁月里:开朗的性格、乐观的心态、活跃的思维、激昂的心智等等。换句话说,越活越麻木,也只能这么说了。

这些日志里面的文字真的唤起了我对过去时光的向往,我感谢那时的我,留了这么一笔精神的财富,但是文字根本无法记录并保存人的感情,我之所以会望文而共鸣,那纯粹是因为心中的“故事”罢了。文字只是拨开了蒙在心中的灰尘,激发了心中的这段“故事”,仅此而已。

我也曾经拥有过青春,那时虽然无知,但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渴望。现如今我离开了大学的校园,踏上了社会,我却知道,这个社会还真他妈的社会。明显这就是现实个理想的差距,但是人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?

不同的学科,不同的层面,不同的思想都会给出不同的定义。这些真的就是定义么?很明显,这不是定义。这些所谓的看法和定义,都是人在接受了生存环境的“磁化”而感悟出来的。

有时真想回到时空中的某个定格里,永远不出来,可是我又没这个技术,宇宙也没给我这个能量。

很多人都提醒我,不要老是回头看。不,我是一个感性的人,我对那种岁月沉淀下来的东西简直是痴迷,这是一种情怀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,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。我真的希望在我死去以后,我的思想能够独立存在,哪怕漂泊在空中,我也要俯视大地,放眼冷暖。那我不成仙了么?呵呵,真是幼稚!

也不是说现在活得不快乐,之所以对回忆这么伤感,完全是相比之下,发现了自己丢失掉了什么,除了时间。话又说回来了,这些无非就是一个“情”字而已。

过去父母年轻、家人健康,每天都会见到他们,随说有时会惹得他们不开心,但是我们不会记恨他们,现在一个月甚至更久,偶尔回家一次,见面的机会确实少了很多,父母身体一年不如一年,脸上也增添了几道皱纹,也许我们真的是“离开”了他们,长大成人了?这就是我们在岁月中失去的“情”。

联系,那时还没有微信,虽然个别人有手机,但是我们还是痴迷于社交,那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淡如水。现如今通讯录里面的朋友会交流的少之又少,大多只是过节的时候群发几条信息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的遥远了,这就是我们在岁月中失去的“情”。

过去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,对生活充满了乐趣,年轻的我们会觉得处处都是乐趣,现在大部分人在工作之余都是宅在家里,抱着手机、平板。对外面的世界毫不理会,甚至可以很多天不用出门,这也是我们在岁月中失去的“情”。

岁月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,在前进的道路上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,但是我们在艰苦奋斗的同时,不妨回头看看我们有没有落下什么东西,因为那时回头捡,还来得及。


版权声明

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 本站博文除注明转载/出处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,转载前请务必署名。